新海誠展 十五年的動畫歷程

在新加坡看了「你的名字」、在東京看了「言葉之庭」,在日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動畫中常出現的「新宿御苑」、看著你的名字中瀧的高中、烏鴉飛過的 NTT DoCoMo 代代木大廈; 總有人的言葉之庭、大概是因為我總是在晴天的時候去。坐一小時的電車,尋找樹陰、鋪上唐吉軻德買的廉價野餐墊、看書、看幼稚園的校外教學,有時還會繞去人少的千馱谷門,逛逛將棋會館。好想買新宿御苑的年間PASS… 扯遠了。

新海誠 1973年長野縣出生。是零下十幾度在湖上滑冰看日出、擁有70萬日元電腦的小朋友。國、高中參加過排球部和弓道部,接著跑到東京唸文學系、是建築世家的預定接班人。但他拒絕接班,跟老爸說年輕時有想做的事。1996年大學畢業後,就跑去遊戲公司 (Falcom) 做了五年,有名的「英雄傳說系列的 III - V代」他都有參與、主攻美術、動畫、設定之類的。還記得三代的白髮魔女傳好好玩~ 就這樣過著早上6點上班、晚上12點下班的爆肝人生。社畜和「大東京玩具箱」都是真的啊…

在 Falcom 第五年時, 他就像村上春樹每天經營的酒吧關門之後,深夜寫寫小說一樣。新海誠12點下班之後開始做動畫「星之聲」到凌晨3點,兩個人都是下班後心中還有創作的渴望,或是說有了再累都不能放棄的夢想,然後才讓這個夢想成真。不過星之聲做一半,他就離職啦~ 閉關工作八個月。結果兩個人各自在29歲生出的作品,都得了獎。正式轉行~

他自幹了一次監督、美術、腳本、作畫… 全包25分鐘的長動畫、太累了,明白了自己適合哪一部分、不適合哪部分,就開始找人一起做了。後來的幾部動畫,「雲之彼端,約定的地方」、「秒速五公分」、「追逐繁星的孩子」、「言葉之庭」和「你的名字」都是和很多人合作的作品,他主要負責原作、腳本、監督。日本文學系、兒童文學繪本社團出生的他,還有寫動畫電影的小說。順帶一提,他在夏天有慢跑習慣、在最近的問答中說現在自己「工作時絕對不熬夜」,每天能專注多久才工作多久。

新海誠展 在華山展的內容有從「星之聲」到「你的名字」的動畫製作過程。展場內可以拍照但不能錄影。從文字企劃、分鏡腳本,到人物、場景設定的設定圖像、作畫與修正、合成分鏡圖動畫。都有展出。門票300元。

動畫製作過程以你的名字舉例

企劃->分鏡腳本->分鏡腳本動畫->人物、場景設定->原畫

  1. 企劃 (新海誠)
  • 概要 (700字)
  • 故事背景、場景、道具設定 (400字)
  • 為什麼現在要拍這個故事 (1000字)
  1. 分鏡腳本 (新海誠)
  • 分鏡、動作、對話、時間
  • 分鏡會含畫面走向、人物要加上陰影部分
  • 分鏡動畫,1700張分鏡、四秒一張 (你的名字藍光有附完整的分鏡影片、新海誠親自配音)
  1. 角色設定、場景設定 (人設:虎與龍、未聞花名的「田中將賀」)
  • 以女主角宮水三葉為例、會有人物的各種角度、長髮短髮、陰影的設定
  • 另外還會有人物身上的顏色的設計規範
  • 場景會有遠中近 (系手町、神社附近、三葉的房間)
  • 每個房間都有設計師先想像好、畫好才開始作畫
  1. 作畫 (作畫監督:神隱少女的「安藤雅司」)
  • 原畫師對著分鏡腳本畫原畫 (Key Animation)
  • 動畫師補上原畫間的中間影格
  1. 其他
  • 音樂、音響、配音、聲優…

結語

展覽中展出每部動畫製作時的部分的企劃、分鏡腳本、人設、原話,可以讓人好好學習如何做一部動畫、寫一個故事。想像,從2014年2000字的文字企劃「若之是夢」怎麼變成2016年100多分鐘的「你的名字」。文字企劃的時候,強調的是靈魂交換、連結(結び)。但沒有提到記憶相關、「你的名字」遺忘的主題。動畫腳本到真正電影之間也省略了不少部分。也不知道在這個企劃,贏了多少胎死腹中的企劃。還有從早期作品到最新的你的名字間的作為一個監督、腳本的成長,這些點都是值得思考玩味的地方。

2016年43歲的新海誠不一樣了。他已結婚、還有一個7歲的女兒。10年前,他做「秒速5公分」時是單身、還做成人遊戲公司(minori)的動畫、會一個人去倫敦遊學一年。現在和那時自由自在孤獨的樣子不同了。他也說311地震之後,日本人需要的東西也不一樣、想做的東西也不一樣。期待他下一部會做怎樣的動畫,希望在大紅大紫之後還他能保有原來的色彩。

  • PS:
    • 會日文的朋友推薦買展場的書 (200多頁、1000元),書裡有所有展出作品的靜態部分、分鏡腳本、原畫、作品分析等。
    • 想深入了解動畫產業,強烈建議看 2015年出品、IMDB 8.2 分的動畫「白箱」。
    • 想了解分鏡腳本、漫畫產業,推薦看「爆漫王」。

參考資料